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
7*24小时服务热线:
0595-29018189
资讯中心

国际智慧共商绿色未来|我院主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与污染协同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4-12-31 人气:270

2024年12月1日至7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与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与污染协同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分为两阶段,分别在南京和泉州召开。本届大会旨在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需求、新污染物检测技术、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耦合作用、污染与气候变化应对技术与政策创新等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122日,大会第一阶段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召开,会议由我院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季荣教授主持,来自荷兰、塞尔维亚、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多国学者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与。在第一阶段学术报告中,我院首席专家季荣教授首先作题为“污染物环境过程研究”的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宿机制,并提出了协同治理新方法。环境学院缪爱军教授聚焦“微纳颗粒的生物累积与生物效应”,分享了纳米材料对生态系统潜在威胁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Violette Geissen教授、Paul van den Brink教授分别作题为“环境中多种污染物的普遍性及其健康风险”、“气候变化与农药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复合影响”的报告;瓦赫宁根大学Nora Sutton副教授分享了团队在饮用水净化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Nikola Rakonjac博士则现场展示了“畜牧业排放兽用药物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此外,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陈张浩助理研究员、张颜博士分别代表谷成教授团队、张效伟教授团队介绍了各自研究团队的工作进展与科研成果。本次大会还邀请了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郭嘉宁同学作为青年代表参与并发表了题为《跨学科、跨年龄的环境与气候印度尼西亚考察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的报告。

125日,大会第二阶段在我院成功召开,各参会代表首先在郭红岩院长的带领下参观研究院。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荷兰、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的专家学者、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内蒙古华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南京大学校友会、南京大学、泉州市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的代表以及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的青年代表,共同探讨和分享气候与污染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内容包括主题演讲、圆桌讨论、实地考察等环节,为各国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平台。

大会开幕式由我院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季荣教授主持,郭红岩院长致欢迎词。郭院长首先代表研究院对参会的国内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研究院的成立背景以及建设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和国内外交流、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的高能级平台的目标。他强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正面临全球性挑战性,从传统的污染物到新污染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到我们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汇聚全球智慧,共同应对。他表示,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民营经济发达,正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技术领域需求旺盛、求贤若渴。欢迎各国专家、企业家多来泉州交流,共商绿色大计。随后,郭红岩院长代表研究院向参会的外国专家、企业代表等赠送了泉州特色纪念品。

在学术报告环节,我院院长郭红岩教授首先分享了地球关键带科学的相关研究与实验成果;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所研究员徐长安教授则介绍了利用功能性微藻和细菌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技术;来自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Agus Jatnika Effendi教授分享了印度尼西亚的原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现状与挑战;来自土耳其埃斯基谢尔奥斯曼加齐大学Hatice DAĞHAN教授则聚焦于土壤科学与植物营养学在土耳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来自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Anindrya Nastiti教授探讨了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在应对印度尼西亚城市热岛效应中的作用;来自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的İpek İmamoğlu教授深入讲解了有机化合物的命运及其模型研究;最后来自巴基斯坦费萨拉巴政府学院大学 Shafaqat Ali教授分享了通过锌强化提升在磺胺嘧啶和聚丙烯暴露下菠菜的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健康的研究。专家们的报告不仅展示了各国环境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气候与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研讨会气氛热烈而融洽,专家们围绕着一个个环境前沿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仅在相互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更为所有与会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会议期间,各方基于“一带一路”各国研究成果和合作经验,深入探讨了气候与污染协同治理科研与成果转化的未来合作模式,并就开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立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成果转化中心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会议的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分论坛不仅加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气候与污染治理领域的联系,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院将继续积极承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响应“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研发、科技产业融合、人才交流融合等,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绿色智慧低碳成果转化及深层次合作,为全球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相关内容
付款方式
×